審理法院: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
案號:(2013)西刑二終字第00057號
案件類型:刑事
案由:徇私枉法罪
裁判日期:2013-07-02
審理經(jīng)過
西安市雁塔區(qū)人民法院審理雁塔區(qū)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李鵬、齊成武、劉某甲、楊某甲犯徇私枉法罪一案,于2012年12月21日作出(2012)雁刑初字第00019號刑事判決。被告人李鵬、齊成武、劉某甲不服,提出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3年5月7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西安市人民檢察院指派檢察員張艷娟出庭履行職務(wù),上訴人李鵬及其辯護人王磊、黃興超、上訴人齊成武及其辯護人關(guān)明、上訴人劉某甲及其辯護人胡祺、原審被告人楊某甲到庭參加訴訟。本院審理期間,西安市人民檢察院建議延期審理二次?,F(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一審法院查明
原審判決認定:2010年11月,被告人齊成武、劉某甲經(jīng)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批準被發(fā)展為該局胡家廟派出所特情人員,受被告人李鵬領(lǐng)導(dǎo)。同年年底,經(jīng)被告人李鵬同意,齊成武找來被告人楊某甲以及杜某、黨某協(xié)助辦案。2011年2月,齊成武認為在“冬季行動”中“沒有掙到錢”,遂召集劉某甲、杜某、楊某甲尋找販毒線索,并許諾抓住人后作罰款處理,給大家發(fā)“工資”。楊某甲遂向齊成武反映,可通過吸毒人員“小羅”“釣”出毒販,但需將繳獲毒品“獎勵”給“小羅”,被告人李鵬表示同意。2011年2月23日9時許,“小羅”以購買毒品為由聯(lián)系販毒人員陳輝并約定交易地點,李鵬帶領(lǐng)該所民警劉某丙以及齊成武、劉某甲、楊某甲、杜某、黨某、“小羅”,在西安市雁塔區(qū)沙乎沱村一小旅店內(nèi)將陳輝抓獲,當場繳獲毒品海洛因若干克,后陳輝配合李鵬等人將其毒品上線李某乙及吸毒人員段海軍抓獲。經(jīng)審訊,陳輝、李某乙如實供述了販賣毒品的犯罪事實。當日,齊成武提議將該案按治安案件處理罰款放人,李鵬表示同意。為將刑事案件變?yōu)橹伟舶讣?,李鵬對所收繳的毒品未當場稱重、及時送檢,致使陳輝販賣毒品數(shù)量至今無法查清。后齊成武按照李鵬指示,讓劉某甲、楊某甲向陳輝、李某乙家屬索要罰款20萬元。當日晚,李鵬在未給“小羅”制作訊問筆錄的情況下,便將“小羅”放走,并從查獲的毒品中拿出一部分獎勵給“小羅”。次日,李鵬催促齊成武盡快索要罰款,齊成武遂讓其余人員采取毆打手段逼迫陳輝、李某乙二人向家屬打電話要錢。李某乙稱僅能繳納2萬元罰款,經(jīng)李鵬同意后,楊某甲、劉某甲押解李某乙從銀行取出2萬元交給李鵬。李鵬給李某乙出具暫扣1萬元的扣押物品清單,又取出1500元交給李某乙作為路費,將其余8500元占為己有,后在未履行任何審批手續(xù)的情況下,將李某乙釋放。陳輝之父陳某甲接到電話趕到西安,通過他人認識了張某甲,委托張某甲辦理陳輝“罰款”事宜。張某甲找到齊成武,齊成武按照李鵬指示向陳某甲索要20萬元,最終商定為13萬元,齊成武讓張某甲將其中1萬元以“罰款”名義交到胡家廟派出所。2011年2月25日,張某甲向李鵬繳納1萬元罰款后,李鵬給陳輝出具了暫扣1萬元的扣押物品清單,在未履行任何審批手續(xù)的情況下將陳輝釋放。齊成武向李鵬謊稱陳某甲僅給其8萬元,其中1萬元用于繳納罰款,自己和李鵬各拿2萬元,其余3萬給楊某甲、杜某等人分,李鵬表示同意。齊成武遂將2萬元交給李鵬,分給杜某6000元、楊某甲4500元、劉某甲和黨某各4000元,其余錢款據(jù)為己有。事后,李鵬向胡家廟派出所內(nèi)勤楊某乙謊稱,僅收陳、李二人各1萬元罰款,并將2萬元交給楊某乙。2011年5月13日,陳輝又因販賣毒品被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抓獲,其父陳某甲找到胡家廟派出所反映情況。李鵬遂偽造案件審批手續(xù),并交給齊成武3萬元,催促其將全部贓款退還給陳某甲。同年6月公安新城分局紀委調(diào)查此案,李鵬仍稱僅收陳輝、李某乙共2萬元罰款,公安新城分局紀委遂從該所內(nèi)勤處將2萬元暫扣。2012年4月李某乙被抓獲歸案,供述向李鵬交納2萬元罰款的事實,李鵬迫于壓力將隱匿的另外1萬元交給楊某乙,公安新城分局紀委亦將該款暫扣。2012年5月9日,西安市雁塔區(qū)人民檢察院依法傳訊李鵬,同年8月1日將劉某甲抓獲,楊某甲于同年8月23日投案,后協(xié)助偵查機關(guān)于次日將被告人齊成武抓獲。贓款3萬元暫扣在西安市雁塔區(qū)人民檢察院。上述事實,有刑事特情登記表、刑偵民警職責(zé)、搜查證、搜查筆錄、扣押物品清單及領(lǐng)條、提取筆錄、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監(jiān)察科出具的證明、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胡家廟派出所出具的證明、呈請立案報告書、取保候?qū)張蟾鏁?、接受刑事案件登記表、扣押清單、戶籍證明、證人杜某、黨某、張某甲、陳某甲、張某乙、劉某乙、陳某乙、楊某乙、李某甲、王某、劉某丙、白某、任某、鄧某的證言、罪犯陳輝、李某乙、李某丙的供述及被告人李鵬、齊成武、劉某甲、楊某甲的供述等證據(jù)證明,證據(jù)確實充分,足以定案。據(jù)此,原審法院認為,被告人李鵬作為司法工作人員,伙同被告人齊成武、劉某甲、楊某甲徇私枉法,對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其受追訴,四名被告人屬共同犯罪,情節(jié)嚴重,應(yīng)當以徇私枉法罪追究四名被告人的刑事責(zé)任。被告人劉某甲、楊某甲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和輔助作用,應(yīng)認定為從犯,應(yīng)當減輕處罰。被告人楊某甲在犯罪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應(yīng)認定為自首,可從輕處罰。被告人楊某甲在歸案后協(xié)助公安機關(guān)抓捕同案犯,應(yīng)認定為立功,可從輕處罰。被告人齊成武、劉某甲在歸案后如實供述自己的全部犯罪行為,認罪態(tài)度較好,可從輕處罰,被告人楊某甲具備監(jiān)管條件,可適用緩刑。遂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條第一款、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二十七條、第六十七條第一款、第三款、第六十八條、第七十二條、第七十三條第二、三款、第六十四條之規(guī)定,以被告人李鵬犯徇私枉法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年;被告人齊成武犯徇私枉法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年;被告人劉某甲犯徇私枉法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被告人楊某甲犯徇私枉法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宣告緩刑三年;涉案贓款三萬元依法予以沒收,由暫扣單位上繳國庫。
二審請求情況
上訴人李鵬上訴稱,1、一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當場查獲的海洛因到底是多少沒有足夠證據(jù)證實,一審判決認定他收受齊成武2萬元只有齊成武供述證明,證據(jù)不足;一審判決認定他讓齊成武指使劉某甲、楊某甲向陳輝家屬要二十萬元只有齊成武供述證明,證據(jù)不足;2、一審判決認定其犯徇私枉法罪定性錯誤;3、新城分局胡家廟派出所在冬季行動以來對民警下達了抓捕及罰款數(shù)量的任務(wù),他為了完成任務(wù)而走上犯法道路,故一審判決對其量刑有重;其辯護人辯稱,1、一審判決認定當場查獲的海洛因若干克缺乏證據(jù)支持;一審判決認定李鵬同意將繳獲的海洛因獎勵給小羅、收受齊成武2萬元、交還齊成武3萬元等情節(jié)只有齊成武供述證明,證據(jù)不足;一審判決認定李鵬指示齊成武讓劉某甲、楊某甲向陳輝家屬要二十萬元證據(jù)不足;2、胡家廟派出所下達罰款任務(wù)的執(zhí)法環(huán)境于本案的形成有直接的因果關(guān)系,李鵬所犯之罪是多種原因造成的,綜合本案案情,李鵬的犯罪行為并不屬于情節(jié)嚴重,請求對其公正判處。
上訴人齊成武上訴稱,1、他是一名特情人員,沒有執(zhí)法權(quán),不能構(gòu)成徇私枉法罪;2、他沒有因不發(fā)工資而提議將本案變成治安案件,沒有向李某乙要錢,陳某甲交的13萬元中他告知李鵬后扣了所欠的獎勵和工資4萬元,給其他人發(fā)完工資后剩余的錢是李鵬讓他保管作為2012年的獎金,一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請求對其從輕處罰;其辯護人辯稱,齊成武的行為已構(gòu)成徇私枉法罪,但不屬于情節(jié)嚴重;齊成武在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系從犯,一審判決對其量刑有重,請求從輕判處。
上訴人劉某甲上訴稱,他在本案中屬于脅從犯,他認罪態(tài)度好,一審對其量刑有重。其辯護人辯稱,劉某甲系脅從犯,犯罪情節(jié)輕微,一審判決對其量刑有重,請求對其從輕處罰。
本院查明
經(jīng)審理查明,2010年11月,上訴人齊成武、劉某甲經(jīng)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批準被發(fā)展為該局胡家廟派出所特情人員,受上訴人李鵬領(lǐng)導(dǎo)。同年年底,經(jīng)李鵬同意,由齊成武找來原審被告人楊某甲以及杜某、黨某協(xié)助辦案。2011年2月,上訴人齊成武提議尋找販毒線索,抓住販毒人員后作罰款處理,所得罰款可以給大家分成。后原審被告人楊某甲向齊成武反映,他可通過吸毒人員“小羅”“釣”出毒販,但需將繳獲的毒品“獎勵”給“小羅”,上訴人齊成武遂說服上訴人李鵬同意該提議。2011年2月23日,“小羅”以購買毒品為由聯(lián)系到販毒人員陳輝,上訴人李鵬、齊成武、劉某甲、原審被告人楊某甲及杜某、黨某等人在西安市雁塔區(qū)沙乎沱村一小旅店內(nèi)將販毒人員陳輝抓獲,當場繳獲毒品海洛因近30克,后陳輝配合上訴人李鵬等人又將其毒品上線李某乙等人抓獲。經(jīng)審訊,陳輝、李某乙如實供述了販賣毒品的犯罪事實。當日,上訴人齊成武提議將該案按治安案件處理罰款放人,上訴人李鵬表示同意。上訴人齊成武遂讓上訴人劉某甲、原審被告人楊某甲向犯罪嫌疑人陳輝、李某乙的家屬索要罰款,楊、劉二人對陳輝、李某乙進行威脅、毆打,逼迫二人繳納罰款。當日晚,在原審被告人楊某甲的要求和上訴人齊成武的勸說下,上訴人李鵬將“小羅”放走,并將查獲的大部分毒品作為獎勵給了“小羅”。次日,李某乙同意繳納2萬元罰款,原審被告人楊某甲、上訴人劉某甲押解李某乙從銀行取出2萬元交給上訴人李鵬。李鵬隨即給李某乙出具暫扣1萬元的扣押物品清單,又將1500元退給李某乙作為路費,將其余8500元占為己有,并將販毒嫌疑人李某乙釋放。此后,另一販毒嫌疑人陳輝之父陳某甲通過張某甲找到上訴人齊成武,齊成武和張某甲、陳某甲商定交納罰款13萬元。2011年2月25日,張某甲向上訴人李鵬繳納1萬元的罰款后,李鵬給販毒嫌疑人陳輝出具了暫扣1萬元的扣押物品清單,并將陳輝釋放。后上訴人齊成武私自留下5萬元并向李鵬謊稱陳某甲僅給其交納現(xiàn)金8萬元,其中1萬元用于繳納罰款,剩余的7萬元,由上訴人齊成武分給杜某6000元、楊某甲4500元、劉某甲和黨某各4000元,其余罰款齊成武、李鵬不等分得。案發(fā)后,齊成武等人退繳15萬元。2012年4月李某乙被抓獲歸案,上訴人李鵬將隱匿的1萬元罰款上交。上述事實,有破案經(jīng)過、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胡家廟派出所、監(jiān)察科出具的證明、扣押物品清單、戶籍證明、辨認筆錄、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2013)西刑一初字第00066號刑事判決、證人杜某、黨某、罪犯陳輝、李某乙、惠某、證人張某甲、陳某甲、張某乙、李某丙、劉某乙、陳某乙、楊某乙、白某、鄧某的證言及上訴人李鵬、齊成武、劉某甲、原審被告人楊某甲的供述等經(jīng)本院及原審法院查證屬實的證據(jù)證實,證據(jù)確實、充分,足以認定。
本院認為
本院認為,上訴人李鵬身為司法工作人員,伙同身為特情人員的上訴人齊成武、劉某甲及原審被告人楊某甲在辦理案件的過程中徇私枉法,對明知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其受追訴,其行為已構(gòu)成徇私枉法罪,上訴人李鵬、齊成武在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系主犯,上訴人劉某甲、原審被告人楊某甲在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系從犯,均依法應(yīng)予懲處。對上訴人李鵬及其辯護人所提原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當場查獲的海洛因的重量不清,原審判決認定上訴人李鵬犯徇私枉法罪定性錯誤的上訴理由和辯護意見,經(jīng)查,上訴人李鵬等人在當場抓獲販毒人員的過程中雖然對查獲的海洛因沒有稱重,但根據(jù)證人黨某、杜某的證言、罪犯陳輝的供述能夠證實陳輝販毒案發(fā)時從陳輝處查獲近30克的海洛因,此節(jié)上訴人齊成武、劉某甲、原審被告人楊某甲亦有過供述,且能和上述證言相互印證,足以認定,罪犯陳輝販賣海洛因近30克,依法應(yīng)予追究陳輝的刑事責(zé)任,上訴人李鵬出于私利故意包庇不使陳輝受到刑事追訴,其行為完全符合徇私枉法罪的構(gòu)成要件,應(yīng)以徇私枉法罪對其定罪處罰,故其該上訴理由和辯護意見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納;對上訴人李鵬及其辯護人提出胡家廟派出所下達罰款任務(wù)的執(zhí)法環(huán)境于本案的形成有直接的因果關(guān)系,上訴人李鵬所犯之罪是多種原因造成的上訴理由和辯護意見,經(jīng)查,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胡家廟派出所雖然存在罰款任務(wù),但上訴人李鵬作為一名人民警察,應(yīng)當知道販賣近30克毒品已經(jīng)觸犯刑律,應(yīng)當依法追究其刑事責(zé)任,因此罰款不能作為警察執(zhí)法犯法的理由,故其該上訴理由和辯護意見,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納;對上訴人齊成武上訴提出他是一名特情人員,沒有執(zhí)法權(quán),不能構(gòu)成徇私枉法罪的上訴理由,經(jīng)查,上訴人齊成武雖然屬于新城分局注冊的特情人員,但其在上訴人李鵬的領(lǐng)導(dǎo)和指揮下參與了抓獲毒販整個案件的全部過程,實際上已經(jīng)代表公安機關(guān)行使了執(zhí)法權(quán),其和身為警察的李鵬相互勾結(jié),出于同樣的目的,共同實施了徇私枉法的行為,屬于共同犯罪,依法應(yīng)以徇私枉法的共犯追究其刑事責(zé)任,故其該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納;對上訴人齊成武的辯護人提出齊成武在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系從犯的辯護意見,經(jīng)查,上訴人齊成武在本案中積極策劃、實施犯罪,并向販毒嫌疑人的家屬索要錢財,主持分贓,且大部贓款歸其所有,在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系主犯,故其辯護意見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納;對上訴人李鵬、齊成武的辯護人所提二人的犯罪行為不屬于情節(jié)嚴重,一審對其量刑有重的上訴理由和辯護意見,經(jīng)查,上訴人李鵬、齊成武所放罪犯陳輝、李某乙已因該次販賣毒品的行為被本院以販賣毒品罪判處無期徒刑,其徇私枉法的犯罪行為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后果和社會影響,依法應(yīng)認定為情節(jié)嚴重,應(yīng)在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范圍內(nèi)量刑,原審判決根據(jù)二上訴人的犯罪事實、犯罪性質(zhì)、情節(jié)和對于社會的危害程度,分別對其二人所處刑罰在法律規(guī)定的幅度以內(nèi),量刑并無不當,故其該上訴理由和辯護意見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納;對上訴人劉某甲及其辯護人所提劉某甲在本案中屬于脅從犯的上訴理由和辯護意見,經(jīng)查,上訴人劉某甲作為特情,受李鵬領(lǐng)導(dǎo),在李鵬等人的徇私枉法犯罪中均是主動參與,沒有證據(jù)證明他是在別人暴力強制或者精神威脅下被迫參與犯罪活動,故其該上訴理由和辯護意見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納;對上訴人劉某甲及其辯護人所提一審判決對其量刑有重的上訴理由和辯護意見,經(jīng)查,原審判決在量刑時已經(jīng)綜合考慮了上訴人劉某甲系從犯、坦白等情節(jié)對其減輕處罰,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符合法律規(guī)定且并無不妥,故其關(guān)于一審判決對其量刑有重的上訴理由和辯護意見,本院不予采納。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定罪準確,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茲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裁定如下:
二審裁判結(jié)果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裁定為終審裁定。
審判人員
審判長郝衛(wèi)
審判員戚利賓
代理審判員康妹
裁判日期
二〇一三年七月二日
書記員
書記員何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