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草草浮力影院|亚洲无码在线入口|超碰免频在线播放|成人深夜视频在线|亚洲美国毛片观看|69无码精品视频|精品有码一区二区|69式人人超人人|国产人人人人人操|欧美久久天天综合

網站首頁 律師查詢 法規(guī)查詢    合肥律師招聘    關于我們  
合肥律師門戶網
刑事辯護 交通事故 離婚糾紛 債權債務 遺產繼承 勞動工傷 醫(yī)療事故 房產糾紛
知識產權 公司股權 經濟合同 建設工程 征地拆遷 行政訴訟 刑民交叉 法律顧問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刑事辯護 » 合肥刑事律師參考 » 正文
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發(fā)布7件人民法院依法懲處證券、期貨犯罪典型案例
來源: 最高人民法院   日期:2022-10-17   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發(fā)布7件人民法院依法懲處證券、期貨犯罪典型案例

發(fā)布時間:2020-09-24 16:46:54

       近年來,隨著我國證券、期貨市場的快速發(fā)展,欺詐發(fā)行、財務造假、操縱市場、內幕交易、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等證券、期貨犯罪不斷發(fā)生,嚴重損害廣大投資者合法權益,嚴重破壞證券、期貨市場管理秩序,危害國家金融安全和資本市場健康穩(wěn)定。最高人民法院高度重視證券、期貨犯罪審判工作,切實貫徹中央關于依法懲治金融證券犯罪、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的決策部署,加強重大案件審判指導,制定出臺相關司法解釋,統(tǒng)一法律適用標準和司法政策。各級人民法院切實貫徹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依法審判處置了“徐翔操縱證券市場案”“伊世頓操縱期貨市場案”等一批重大證券、期貨犯罪案件,取得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為全面落實中央關于對資本市場違法犯罪行為“零容忍”工作要求,近期,最高人民法院下發(fā)了《關于加強證券、期貨犯罪審判工作 依法嚴懲證券、期貨犯罪的通知》,要求全國法院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認識依法嚴懲證券、期貨犯罪的重大意義,以“零容忍”的態(tài)度依法從嚴懲處證券、期貨犯罪,切實維護國家金融安全和資本市場健康穩(wěn)定。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組織各地法院集中開庭審理、宣判了一批證券、期貨犯罪案件,并收集整理了7件2017年以來人民法院審結的證券、期貨犯罪典型案例,現(xiàn)予公布。其中:1件欺詐發(fā)行股票、違規(guī)披露重要信息案,2件操縱證券、期貨市場案,3件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案,1件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案。這些案例從多個角度表明了人民法院對證券、期貨犯罪“零容忍”的態(tài)度和立場,體現(xiàn)了人民法院以實際行動切實維護國家金融安全和資本市場健康穩(wěn)定的責任和擔當。

  人民法院依法懲處證券、期貨犯罪典型案例


  目錄

  1.丹東欣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溫某1等欺詐發(fā)行股票、違規(guī)披露重要信息案
  ——欺詐發(fā)行股票,數(shù)額巨大;違規(guī)披露重要信息,嚴重損害股東利益
  2.唐某2等操縱證券市場案
  ——不以成交為目的,頻繁申報、撤單或者大額申報、撤單操縱證券市場,情節(jié)特別嚴重
  3.張家港保稅區(qū)伊世頓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金某3等操縱期貨市場案
  ——非法利用技術優(yōu)勢操縱期貨市場,情節(jié)特別嚴重
  4.周某4內幕交易案
  ——證券交易所人員從事內幕交易,情節(jié)特別嚴重
  5.顧某5內幕交易案
  ——非法獲取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從事內幕交易,情節(jié)特別嚴重
  6.陳某6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案
  ——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情節(jié)特別嚴重
  7.齊某7、喬某8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案
  ——證券公司從業(yè)人員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情節(jié)特別嚴重


  案例一  丹東欣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溫某1等

  欺詐發(fā)行股票、違規(guī)披露重要信息案

  ——欺詐發(fā)行股票,數(shù)額巨大;違規(guī)披露重要信息,嚴重損害股東利益

  一  基本案情
  被告單位丹東欣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欣泰電氣公司)。2016年7月5日因本案被證監(jiān)會責令整改,給予警告,并處以人民幣八百三十二萬元罰款。
  被告人溫某1,男,漢族,1961年3月30日出生,原系欣泰電氣公司董事長。2016年7月5日因本案被證監(jiān)會給予警告,并處以人民幣八百九十二萬元罰款。
  被告人劉某9,男,漢族,1964年12月11日出生,原系欣泰電氣公司財務總監(jiān)。2016年7月5日因本案被證監(jiān)會給予警告,并處以人民幣六十萬元罰款。
  2011年3月30日,被告單位欣泰電氣公司提出在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的申請因持續(xù)盈利能力不符合條件而被證監(jiān)會駁回。2011年至2013年6月,被告人溫某1、劉某9合謀決定采取虛減應收賬款、少計提壞賬準備等手段,虛構有關財務數(shù)據(jù),并在向證監(jiān)會報送的首次公開發(fā)行股票并在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申請文件的定期財務報告中載入重大虛假內容。2014年1月3日,證監(jiān)會核準欣泰電氣公司在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隨后欣泰電氣公司在《首次公開發(fā)行股票并在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招股說明書》中亦載入了具有重大虛假內容的財務報告。2014年1月27日,欣泰電氣公司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chuàng)業(yè)板掛牌上市,首次以每股發(fā)行價16.31元的價格向社會公眾公開發(fā)行1577.8萬股,共募集資金2.57億元。
  被告單位欣泰電氣公司上市后,被告人溫某1、劉某9繼續(xù)沿用前述手段進行財務造假,向公眾披露了具有重大虛假內容的2013年年度報告、2014年半年度報告、2014年年度報告等重要信息。2017年7月,深圳證券交易所決定欣泰電氣公司退市、摘牌,主承銷商興業(y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先行賠付1萬余名投資人的損失共計2.36億余元。
  二  裁判結果
  本案由遼寧省丹東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宣判后,在法定期限內沒有上訴、抗訴,原判已發(fā)生法律效力。
  法院認為,被告單位欣泰電氣公司、被告人溫某1、劉某9的行為均構成欺詐發(fā)行股票罪;被告人溫某1、劉某9的行為還構成違規(guī)披露重要信息罪,依法應當數(shù)罪并罰。溫某1到案后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劉某9具有自首情節(jié),依法可以從輕處罰。據(jù)此,依法以欺詐發(fā)行股票罪判處被告單位丹東欣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罰金人民幣八百三十二萬元(已繳納);以欺詐發(fā)行股票罪、違規(guī)披露重要信息罪判處被告人溫某1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已繳納);以欺詐發(fā)行股票罪、違規(guī)披露重要信息罪判處被告人劉某9有期徒刑二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八萬元(已履行)。
  三  典型意義

  本案是上市公司在申請上市前后連續(xù)財務造假而受到刑事處罰并被依法強制退市的典型案例。目前,我國正在推進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證券發(fā)行注冊制。市場主體的誠信建設,事關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fā)展。欺詐發(fā)行、財務造假等違法犯罪行為,嚴重挑戰(zhàn)信息披露制度的嚴肅性,嚴重破壞市場誠信基礎,嚴重損害投資者利益,是證券市場的“毒瘤”,必須堅決依法從嚴懲處。本案的正確處理,充分體現(xiàn)了對資本市場違法犯罪行為“零容忍”的態(tài)度和決心,對當前從嚴懲處資本市場財務造假、欺詐違法犯罪行為具有重要警示作用。刑法修正案十一將對欺詐發(fā)行股票、債券罪、違規(guī)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刑法條文進行修改,進一步加大對這兩類犯罪的懲罰力度,為注冊制改革行穩(wěn)致遠,資本市場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


  案例二

  唐某2等操縱證券市場案

  ——不以成交為目的,頻繁申報、撤單或者大額申報、撤單操縱證券市場,情節(jié)特別嚴重

  一  基本案情
  被告人唐某2,男,漢族,1973年12月25日出生。
  被告人唐某10,男,漢族,1978年1月15日出生。
  被告人唐某11,男,漢族,1982年4月24日出生。
  2012年5月至2013年1月,被告人唐某2伙同被告人唐某10、唐某11,利用實際控制的賬戶組,不以成交為目的,頻繁申報、撤單或大額申報、撤單,影響股票交易價格與交易量,并進行與申報相反的交易。其間,先后利用控制賬戶組大額撤回申報買入“華資實業(yè)”“京投銀泰”股票,撤回買入量分別占各股票當日總申報買入量的50%以上,撤回申報額為0.9億余元至3.5億余元;撤回申報賣出“銀基發(fā)展”股票,撤回賣出量占該股票當日總申報賣出量的50%以上,撤回申報額1.1億余元,并通過實施與虛假申報相反的交易行為,違法所得共計2581.21萬余元。唐某11在明知唐某2存在操縱證券市場行為的情況下,仍接受唐某2的安排多次從事涉案股票交易。案發(fā)后,唐某2、唐某10、唐某11分別向公安機關投案。一審期間,唐某2檢舉揭發(fā)他人犯罪行為,經查證屬實。
  二  裁判結果
  本案由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審理。宣判后,在法定期限內沒有上訴、抗訴,原判已發(fā)生法律效力。
  法院認為,被告人唐某2、唐某10、唐某11的行為均已構成操縱證券市場罪。其中:唐某2、唐某10違法所得數(shù)額巨大,屬于“情節(jié)特別嚴重”,唐某11屬于“情節(jié)嚴重”。在共同犯罪中,唐某2系主犯,唐某10、唐某11系從犯。唐某2、唐某10、唐某11均具有自首情節(jié),唐某2具有立功表現(xiàn)。綜合全案事實、情節(jié),對唐某2、唐某10減輕處罰;對唐某11從輕處罰,并依法適用緩刑。據(jù)此,依法以操縱證券市場罪判處被告人唐某2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二千四百五十萬元;判處被告人唐某10有期徒刑一年八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一百五十萬元;判處被告人唐某11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
  三  典型意義

  本案屬于“恍騙交易操縱”(也稱虛假申報操縱)的典型案例。“恍騙交易操縱”是指不以成交為目的,頻繁申報、撤單或者大額申報、撤單,誤導投資者作出投資決策,影響證券交易價格或者證券交易量,并進行與申報相反的交易或者謀取相關利益的行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關于辦理操縱證券、期貨市場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明確了“恍騙交易操縱”屬于“以其他方法操縱證券、期貨市場”的情形,并明確了“情節(jié)嚴重”“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認定標準。被告人唐某2、唐某10利用控制賬戶組,共同實施“恍騙交易操縱”,違法所得數(shù)額巨大,應當認定為“情節(jié)特別嚴重”。本案的正確處理,充分體現(xiàn)了寬嚴相濟的政策精神。


  案例三

  張家港保稅區(qū)伊世頓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金某3等操縱期貨市場案

  ——非法利用技術優(yōu)勢操縱期貨市場,情節(jié)特別嚴重

  一  基本案情
  被告單位張家港保稅區(qū)伊世頓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伊世頓公司)。
  被告人金某3,男,漢族,1968年5月13日出生,原系華鑫期貨有限公司技術總監(jiān)。
  被告人高某12,女,漢族,1981年6月16日出生,原系伊世頓公司執(zhí)行董事。
  被告人梁某13(美國國籍),男,1971年7月5日出生,原系伊世頓公司業(yè)務拓展經理。
  被告單位伊世頓公司于2012年9月成立,后通過被告人金某3在華鑫期貨有限公司開設期貨賬戶。2013年6月起至2015年7月間,伊世頓公司為逃避證券期貨監(jiān)管,通過被告人高某12、金某3介紹,以租借或者收購方式,實際控制了19名自然人和7個法人期貨賬戶,與伊世頓公司自有賬戶組成賬戶組,采用高頻程序化交易方式從事股指期貨合約交易。其間,伊世頓公司隱瞞實際控制伊世頓賬戶組、大量賬戶從事高頻程序化交易等情況,規(guī)避中金所的監(jiān)管措施,從而取得不正當交易優(yōu)勢;還伙同金某3等人,將自行研發(fā)的報單交易系統(tǒng)非法接入中金所交易系統(tǒng),直接進行交易,從而非法取得額外交易速度優(yōu)勢。2015年6月1日至7月6日間,伊世頓公司及被告人高某12、梁某13伙同金某3,利用以逃避期貨公司資金和持倉驗證等非法手段獲取的交易速度優(yōu)勢,大量交易中證500股指期貨主力合約、滬深300股指期貨主力合約合計377.44萬手,從中非法獲利人民幣3.893億余元。
  被告人金某3還利用職務便利侵占華鑫期貨有限公司資金1348萬余元。
  二  裁判結果
  本案由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一審,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二審。
  法院認為,被告單位伊世頓公司、被告人高某12、梁某13、金某3的行為均構成操縱期貨市場罪,且情節(jié)特別嚴重;金某3的行為還構成職務侵占罪,依法應當數(shù)罪并罰。鑒于伊世頓公司能認罪悔罪,依法可以酌情從輕處罰;高某12、梁某13具有自首情節(jié),能認罪悔罪,依法可以減輕處罰,并適用緩刑;金某3兩罪均具有自首情節(jié),依法分別減輕處罰。據(jù)此,依法以操縱期貨市場罪判處被告單位伊世頓公司罰金人民幣三億元,追繳違法所得人民幣三億八千九百三十萬元;判處被告人高某12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一百萬元;判處被告人梁某13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緩刑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八十萬元;對被告人金某3以操縱期貨市場罪、職務侵占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六十萬元。
  三  典型意義

  本案是新型操縱期貨市場的典型案例,法律、司法解釋對本案中操縱方法沒有明確規(guī)定。本案中,被告單位伊世頓公司、被告人金某3等人違反有關規(guī)定,隱瞞實際控制伊世頓賬戶組、大量賬戶從事高頻程序化交易等情況,規(guī)避中金所對風險控制的監(jiān)管措施,將自行研發(fā)的報單交易系統(tǒng)非法接入中金所交易系統(tǒng),利用以逃避期貨公司資金和持倉驗證等非法手段獲取的交易速度優(yōu)勢,大量操縱股指期貨交易,影響期貨交易價格或者期貨交易量,其行為符合操縱期貨市場罪的構成要件。伊世頓公司的操縱行為嚴重破壞了股指期貨市場的公平交易秩序和原則,與刑法規(guī)定的連續(xù)交易、自買自賣等操縱行為的本質相同,可以認定為“以其他方法操縱證券、期貨市場的”情形。本案的正確處理,既符合刑法規(guī)定,也符合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實現(xiàn)了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tǒng)一。


  案例四

  周某4內幕交易案

  ——證券交易所人員從事內幕交易,情節(jié)特別嚴重

  一  基本案情
  被告人周某4,男,漢族,1973年7月14日出生,原系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監(jiān)管一部副總監(jiān)。
  2012年12月至2013年7月,被告人周某4利用其擔任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監(jiān)管一部總監(jiān)助理的職務便利,使用自己的工作賬號和密碼進入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系統(tǒng)》,瀏覽并獲取上市公司提交審核的有關業(yè)績增長、分紅、重大合同等利好信息后,用辦公室外網電腦,登錄其實際控制的證券賬戶并買入相關股票15只,買入總金額共計852萬余元,賣出總金額871萬余元,非法獲利17萬余元。
  二  裁判結果
  本案由湖北省荊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
  法院認為,被告人周某4利用其職務便利,作為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知情人,在涉及對證券交易價格有重大影響的信息尚未公開前買入該證券,于次日信息公告披露后賣出該證券,其行為已構成內幕交易罪,且情節(jié)特別嚴重,應依法懲處。周某4案發(fā)后坦白罪行,積極退贓,認罪悔罪,依法可以從輕處罰。據(jù)此,以內幕交易罪判處周某4有期徒刑五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五十萬元。
  三  典型意義

  內幕交易違反證券市場公開、公平、公正的證券交易原則,嚴重擾亂證券市場秩序,損害廣大投資者合法利益。根據(jù)證券法的規(guī)定,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和非法獲取內幕信息的人員,在內幕信息公開前,不得買賣該公司的證券,或者泄露該信息,或者建議他人買賣該證券。本案被告人周某4作為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知情人員,利用證券交易內幕信息從事內幕交易,證券交易成交額特別巨大,應當認定為“情節(jié)特別嚴重”。本案的正確處理,體現(xiàn)了從嚴懲處的精神,對證券交易所等證券監(jiān)管人員從事內幕交易違法犯罪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


  案例五

  顧某5內幕交易案

  ——非法獲取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從事內幕交易,情節(jié)特別嚴重

  一  基本案情
  被告人顧某5,男,漢族,1973年2月22日出生,原系江蘇天騰文廣軟件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2015年12月28日至29日,北京慧聰國際資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慧聰網)的法定代表人郭江(另案處理)與上海鋼聯(lián)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鋼聯(lián))董事長朱軍紅就上海鋼聯(lián)收購北京知行銳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知行銳景)有關“中關村在線”網站優(yōu)質資產進行商議并達成初步意向,后又進行了多次磋商。2016年2月25日,上海鋼聯(lián)發(fā)布重大事項停牌公告。同年4月27日,上海鋼聯(lián)發(fā)布公告,擬通過發(fā)行股份及支付現(xiàn)金方式購買知行銳景100%股權。郭江作為上述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于2015年底至2016年1月初,將“上海鋼聯(lián)擬收購慧聰網優(yōu)質資產”等內幕信息泄露給被告人顧某5。2016年1月至2月,顧某5通過潘冬梅證券賬戶買入上海鋼聯(lián)股票18余萬股,成交金額766萬余元,股票賣出后非法獲利126萬余元。
  二  裁判結果
  本案由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一審,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二審。
  法院認為,被告人顧某5作為非法獲取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人員,其行為構成內幕交易罪,且情節(jié)特別嚴重,應依法懲處??紤]顧某5在檢察機關提起公訴前能如實供述其主要犯罪事實,自愿認罪認罰,并退繳違法所得,依法可以從寬處罰。據(jù)此,依法以內幕交易罪判處被告人顧某5有期徒刑五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一百三十萬元。
  三  典型意義

  本案是非法獲取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人員從事內幕交易的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關于辦理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交易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明確了“非法獲取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人員”的范圍,并明確了內幕交易“情節(jié)嚴重”“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認定標準。本案中,顧某5作為非法獲取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人員,從內幕信息知情人員處非法獲取內幕信息后,從事與該內幕信息有關的證券交易。根據(jù)上述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本案證券交易成交額和違法所得數(shù)額均已達到“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認定標準。本案的正確處理,充分體現(xiàn)了從嚴懲處的精神,警示廣大股民從中汲取教訓,千萬不要打探內幕信息、從事內幕交易。



  案例六

  陳某6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案

       ——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情節(jié)特別嚴重

  一  基本案情
  被告人陳某6,男,漢族,1971年5月6日出生,原系安徽皖瑞稅務師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
  2013年11月至2014年9月,江蘇東源電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源電器)進行重組事宜。2014年4月1日東源電器股票停牌,同年9月10日東源電器公告重大資產重組信息并復牌。薛榮年(時任金通智匯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另案處理)系東源電器重組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2013年11月中旬至2014年3月31日,被告人陳某6多次聯(lián)絡、接觸薛榮年,并使用本人證券賬戶共買入東源電器股票1022萬余股,成交金額6919萬余元。2014年9月19日和24日,陳某6將東源電器股票全部拋售,非法獲利1.03億余元。在前述東源電器重組內幕信息敏感期內,陳某6還將該信息泄露給同事明進、石勇,明進買入東源電器股票2900股,在股票停牌之前賣出,虧損2983.26元;石勇買入東源電器247100股,成交金額167萬余元,在股票復牌后賣出,非法獲利276萬余元。
  2014年7月至2015年2月,安徽巢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巢東股份)進行重組事宜。薛榮年為巢東股份重組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2014年9月20日,被告人陳某6在合肥徐同泰酒店宴請薛榮年等人時,獲知巢東股份和浙江顧家家居合作的內幕信息,并于2014年9月22日、25日、26日買入巢東股份239萬余股,成交金額2673萬余元。2014年9月29日,巢東股份股票停牌。2015年2月6日巢東股份復牌,陳某6于復牌當日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將巢東股份股票全部賣出,虧損4萬余元。在巢東股份重組的內幕信息敏感期內,陳某6將該信息泄露給明進、石勇,明進買入巢東股份8萬余股,成交金額99萬余元,在股票復牌后賣出,非法獲利208萬余元;石勇買入巢東股份11萬股,成交金額121萬余元,在股票復牌后賣出,非法獲利214萬余元。
  二  裁判結果
  本案由安徽省蚌埠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
  法院認為,被告人陳某6系非法獲取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人員,其在內幕信息尚未公開前,從事與內幕信息有關的股票交易;陳某6還將內幕信息泄露給他人,導致他人從事與該內幕信息有關的股票交易,其行為已經構成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罪,且情節(jié)特別嚴重。據(jù)此,以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罪判處被告人陳某6有期徒刑七年,并處罰金1.5億元。
  三  典型意義


  本案是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的典型案例。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關于辦理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交易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guī)定,非法獲取證券、期貨內幕信息的人員包括三類:一是利用竊取、騙取、套取、竊聽、利誘、刺探或者私下交易等手段獲取內幕信息的;二是內幕信息知情人員的近親屬或者其他與內幕信息知情人員關系密切的人員獲取內幕信息的;三是在內幕信息敏感期內,與內幕信息知情人員聯(lián)絡、接觸并獲取內幕信息的。本案中,被告人陳某6為了牟取非法利益,積極聯(lián)系、接觸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知情人,非法獲取內幕信息,從事內幕交易,并泄露內幕信息導致他人從事內幕交易,情節(jié)特別嚴重,應依法嚴懲。



  案例七

  齊某7、喬某8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案


  ——證券公司從業(yè)人員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情節(jié)特別嚴重

  一  基本案情
  被告人齊某7,女,漢族,1971年5月22日出生,原系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投資官兼證券投資業(yè)務總部總經理。
  被告人喬某8(被告人齊某7的丈夫),漢族,1964年2月22日出生,原系申萬宏源證券有限公司上海瞿溪路證券營業(yè)部督導。
  2009年2月至2015年4月,被告人齊某7在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證券)利用其負責東方證券自營的11001和11002資金賬戶管理和股票投資決策的職務便利,掌握了上述賬戶股票投資決策、股票名稱、交易時點、交易價格、交易數(shù)量等未公開信息,伙同被告人喬某8利用控制的證券賬戶,先于、同期于或稍晚于齊某7管理的東方證券上述自營資金賬戶買賣“永新股份”“三愛富”“金地集團”等相同股票197只,成交金額累計達6.35億余元,非法獲利累計1657萬余元。
  二  裁判結果
  本案由上海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審理。宣判后,在法定期限內沒有上訴、抗訴,原判已發(fā)生法律效力。
  法院認為,被告人齊某7、喬某8的行為均已構成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且情節(jié)特別嚴重,應依法懲處。在共同犯罪中,齊某7系主犯,喬某8系從犯。齊某7到案后能夠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自愿認罪認罰,依法可以從輕處罰。喬某8系從犯,且自愿認罪認罰,依法減輕處罰,并適用緩刑。據(jù)此,依法以利用未公開信息罪判處被告人齊某7有期徒刑五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一千一百六十萬四千八百五十四元七角八分;判處被告人喬某8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四百九十七萬三千五百零九元一角九分。
  三  典型意義
  本案系證券公司工作人員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俗稱“老鼠倉”)的典型案例。近年來,在我國證券、期貨交易活動中,某些金融機構從業(yè)人員利用職務便利獲取金融機構股票投資等未公開信息,以自己名義,或假借他人名義,或者告知其親屬、朋友、關系戶,先于、同期于或者稍晚于公司賬戶交易,然后用客戶資金拉升到高位后自己率先賣出獲得巨額非法利益,不僅對其任職單位的財產利益造成損害,而且嚴重破壞了公開、公平、公正的證券、期貨市場原則,對資產管理和基金、證券、期貨市場的健康發(fā)展產生負面影響,社會危害性日益凸顯,應依法懲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明確了“情節(jié)嚴重”“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認定標準。本案審理期間,上述司法解釋尚未施行。原審法院根據(jù)本案犯罪事實和刑法規(guī)定,認定被告人齊某7、喬某8犯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情節(jié)特別嚴重,并依法作出判決,符合上述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充分體現(xiàn)了從嚴懲處“老鼠倉”犯罪的精神。


 
 
 
免責聲明
相關閱讀
  合肥律師推薦  
蘇義飛律師
專長:刑事辯護、取保候審
電話:(微信)15855187095
地址:合肥廬陽區(qū)東怡金融廣場B座37樓
  最新文章  
  人氣排名  
訴訟費用 | 誠聘英才 | 法律聲明 | 投訴建議 | 關于我們
地址:合肥廬陽區(qū)東怡金融廣場金亞太律所 電話:15855187095 QQ:314409254
信箱:314409254@qq.com 皖ICP備120017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