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概述
上海市青浦區(qū)人民檢察院以滬青檢刑訴〔2023〕239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夏某犯詐騙罪,于2023年3月20日向本院提起公訴,后又于2023年4月21日以滬青檢刑變訴〔2023〕5號變更起訴決定書向本院變更起訴。本院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并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海市青浦區(qū)人民檢察院指派檢察員徐躍明出庭支持公訴。被告人夏某到庭參加訴訟?,F(xiàn)已審理終結。
控辯方主張
上海市青浦區(qū)人民檢察院指控,2022年3月,被告人夏某假意為被害人樊某介紹女友,實則由其本人利用微信假冒女子與被害人樊某聊天建立戀愛關系以騙取錢財。經(jīng)查,2022年3月17日至2022年12月16日期間,被告人夏某編造家人生病等理由以上述方式從被害人樊某處騙得錢款共計人民幣78,934元。
2022年12月22日,被告人夏某主動至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XX派出所投案,到案后如實供述了上述事實。被告人夏某已對被害人樊某進行賠償并獲諒解。
一審法院查明
上述事實,被告人夏某在開庭審理過程中亦無異議,且有其供述筆錄,被害人樊某的陳述筆錄及辨認筆錄,接受證據(jù)材料清單、支付寶及微信賬號信息、轉(zhuǎn)賬記錄、交易流水明細,案發(fā)及抓獲經(jīng)過,諒解書,收條,被告人的戶籍信息等證據(jù)證實,足以認定。
一審法院認為
本院認為,被告人夏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以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式騙取他人錢財,數(shù)額較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依法應予懲處。被告人夏某案發(fā)后自動投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系自首,依法可以從輕處罰。被告人夏某認罪認罰,依法可以從寬處理。被告人夏某對被害人進行了賠償并獲諒解,可酌情從輕處罰。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夏某的犯罪罪名及認定其系自首的公訴意見正確,且量刑建議適當,本院予以確認。為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護公私財產(chǎn)不受侵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第六十七條第一款、第七十二條第一款、第三款、第七十三條第二款、第三款、第五十二條、第五十三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審裁判結果
被告人夏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一萬五千元。
(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罰金應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一次性向本院繳納。)
誡勉語:夏某回到社區(qū)后,應當遵守法律、法規(guī),服從監(jiān)督管理,接受教育,完成公益勞動,做一名誠實守信、有益社會的公民。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接到判決書的第二日起十日內(nèi),通過本院或者直接向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書面上訴的,應當提交上訴狀正本一份,副本一份。
審判人員
審判長姚麗萍
人民陪審員倪君英
人民陪審員高繼紅
書記員陸敏
二〇二三年四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