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文機關國務院
發(fā)文日期1981年01月28日
時效性現行有效
發(fā)文字號國辦發(fā)〔1981〕7號
施行日期1981年01月28日
效力級別國務院規(guī)范性文件
現將國家勞動總局、建筑材料工業(yè)部、農業(yè)部《關于手紡石棉塵危害情況和解決意見的報告》轉發(fā)給你們,望研究執(zhí)行.
由于石棉加工技術落后和管理不善,石棉塵對職工和農民的身體健康危害十分嚴重,石棉塵肺病和疑似石棉塵肺病均有發(fā)展趨勢,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各地人民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對這項工作的領導,根據現有財力,采取有效措施,促進石棉加工工業(yè)的改造,改變石棉塵危害嚴重的狀況,保障職工和農民的身體健康.
關于手紡石棉塵危害情況和解決意見的報告
根據國務院領導同志關于解決農村手紡石棉塵危害問題的批示,我們召開了重點石棉制品廠的座談會,并到農村進行了調查研究.現將了解的情況和研究的意見報告如下:
一、 農村手紡石棉分布面廣,危害嚴重.據了解,全國九個省、市、自治區(qū)的農村有手紡石棉加工,僅浙江、江蘇、山東三省統(tǒng)計,六十七個縣的三百多個社隊,從事手紡石棉線的就有三十七萬多人.其中,社隊企業(yè)集中手紡的約兩萬多人,分散到農戶手紡的約三十五萬人.
據天津、浙江、江蘇、山東、河南等省、市不完全統(tǒng)計,對三萬多名從事手紡石棉線的農民進行體檢,發(fā)現患石棉塵肺病的有一千六百八十人,疑似石棉塵肺病的有四百八十七人,合計二千一百六十七人,占受檢人數的百分之七以上.
現在,全國縣以上石棉制品企業(yè)約四十多個,大部分是五十年代由私營小廠和手工作坊合并建立起來的.一九六三年以來,雖然有些企業(yè)開始利用毛紡廠的梳毛機代替手紡石棉線,但因梳毛機等設備不足和國產短纖維石棉較多(這種短纖維石棉不摻長纖維石棉,不能單獨機紡),現在多數石棉制品廠主要還是依靠農民和一些城鎮(zhèn)居民手紡石棉線.據十一個國營石棉廠統(tǒng)計,一九七九年在農村手紡石棉線達五千五百多噸.另外,五金礦產進出口公司每年出口一部分石棉布和線,也在農村手紡加工.由于石棉制品的利潤較高,農村手紡比機紡的成本低,有些國營石棉制品廠為了完成主管部門下達的產值、利潤指標,就不斷增加農村手紡石棉線的加工數量.一些地區(qū)的農村社隊也把手紡石棉線作為增加集體和個人收入的一個途徑,甚至把農民手紡石棉線看成是“搖錢樹”.在這種情況下,有關部門和地區(qū)對石棉塵給農民造成的危害重視不夠,管理不善,沒有進行廣泛深入地宣傳,使農民缺乏防護知識,也不懂其危害的嚴重性,致使石棉塵的危害日趨嚴重.
二、 農民手紡石棉設備簡陋,個人經濟收入低,患石棉塵肺病后治療困難.
加工石棉的社隊企業(yè),絕大部分是手工勞動,用紡棉花線的紡車紡石棉線.有些地區(qū)雖已開始采用有簡易防塵罩的腳踏式紡車,勞動條件有所改善,但軋花、并線等工藝環(huán)節(jié)尚無有效防護措施,石棉塵濃度仍然超過國家衛(wèi)生標準幾百倍.有的農民一邊紡石棉線,一邊看孩子,造成"一人紡線,全家受害".據浙江、江蘇、山東三省統(tǒng)計,每年農村手紡石棉線約一萬三千多噸.其中,一部分是縣以上石棉制品廠的來料加工,一部分是社隊企業(yè)到石棉產地自行采購原料,加工銷售.手紡石棉線實行包工計件,農民收入較低.有的地區(qū)除交稅以外,每加工一噸石棉線,委托加工的石棉廠付給社隊企業(yè)二至三千元,公社和大隊從中各提出部分管理費,余下的分配給農民.每個農民每月約收入二十元,相當于參加農業(yè)勞動的一般勞力的收入.在勞動保護和福利方面,有的社隊企業(yè)每人每月只發(fā)一個紗布口罩,個別社隊每人每月發(fā)給一元錢的醫(yī)療費,別無其他待遇.分散到農戶手紡的收入更低,每紡一斤線,給四角至七角錢,一手交線,一手交錢,其他什么也不給.
三、 為了解決石棉塵對職工和農民的危害,加強工農聯(lián)盟,促進工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提出以下意見:
(一)要加強領導,提高認識.各級領導要以高度的責任心,認真采取措施.要對職工和農民進行廣泛地宣傳教育,使他們懂得石棉塵的危害和防護辦法.體檢的結果要告訴本人,決不允許搞愚民政策.
(二)縣以上重點石棉制品企業(yè),要制定逐步取消農村手紡石棉線的措施計劃.
1、逐步實現石棉濕法紡織的新工藝.濕法生產代替干法生產,是從根本上解決石棉塵危害的有效辦法.具有一定技術水平的青島、上海、沈陽、西安、天津、重慶、鞍山、北京等八個石棉廠要根據財力可能,盡快建設濕法生產線.
2、采用炭素化學纖維代替石棉制做盤根.這種制造盤根的方法,不用石棉線做原料,消除石棉塵的危害,是今后發(fā)展的方向.凡用石棉做原料制作盤根的企業(yè)都要逐步改用炭素化學纖維做原料.
3、通過挖潛、革新、改造,提高現有機紡能力和改善勞動條件.目前,由于缺少配件,維修不好等原因,機紡設備能力只發(fā)揮了百分之五十左右.要通過挖潛、革新、改造提高設備利用率,所需技措經費,重點措施項目,納入挖潛、革新、改造計劃;一般措施項目,從企業(yè)折舊基金中自行安排.
對那些機紡設備很少,主要依靠農村手紡的石棉制品企業(yè),應該轉產或減產.
(三)調整手紡石棉的社隊企業(yè),制止農戶和居民家庭手紡石棉線.社隊石棉加工企業(yè),根據勞動條件、工藝水平、生產能力和供銷情況,進行調整.對那些粉塵大、危害嚴重又無防護措施的,應堅決停產或轉產.停產單位的務工人員的工作、生活由社隊妥善安排.對那些有傳統(tǒng)生產習慣、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社隊石棉加工企業(yè),雖有防護措施,但未達到國家衛(wèi)生標準的,要采取措施改善勞動條件,盡快達到或接近國家衛(wèi)生標準.
任何石棉制品企業(yè)和單位,都不得向農村社員和城鎮(zhèn)居民安排手紡加工石棉線,同時教育農民和居民不要從事家庭手紡石棉線.
(四)加強手紡石棉線人員的體檢和治療工作.縣、社、隊要結合各地的具體情況,根據從事手紡石棉線人員的受害程度、時間長短、數量多少,制定切實可行的體檢治療方案.要有計劃、有領導的進行,既防止拖拉,又不要一哄而起.請各地商業(yè)部門提供體檢膠片,對已患石棉塵肺病者,請衛(wèi)生部門協(xié)助治療.體檢和治療的費用,社隊石棉加工企業(yè),其務工人員由社隊企業(yè)負擔;農民和城鎮(zhèn)居民,由分配任務的單位或經濟受益單位負擔.
關于外貿出口問題,在我國石棉塵危害未得到解決前,要少出口或不出口石棉制品.
以上報告如無不妥,請批轉各地區(qū)、各部門研究執(zh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