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儲陳城
職業(yè):律師
執(zhí)業(yè)證號: 13401202020170985
聯(lián)系電話:18056040454
執(zhí)業(yè)機構:安徽金亞太律師事務所
所在地區(qū):合肥市
儲陳城,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陳盛清法律圖書館館長。
教育經歷
1.2005年9月至2009年6月:黑龍江大學法學院法學學士(法學院全院第一名獲推薦免試資格,保送山東大學研究生),2009年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獲得法律職業(yè)資格證書。
2.2009年9月至2012年7月:山東大學法學院刑法學碩士,導師為馮殿美教授。
3.2012年9月至2016年6月:東南大學法學院博士,導師為劉艷紅教授。
4.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日本早稻田大學大學外國人研究生,導師為甲斐克則教授。
主要理論研究成果
1.《以危險度構建“醉駕”案件的罪刑關系》,《法學》(CLSCI,中文核心)2013年第3期,獨立作者;
2.《勞教對象的歸宿:行政處罰化和免于處罰化——基于對“保安處分說”和“二元分流說”的批判分析》《法學》(CLSCI,中文核心)2014年第7期,獨立作者,本文被《檢察日報》2014年12月23日轉摘;
3.《正當防衛(wèi)回歸公眾認同的路徑——“混合主觀”的肯認和“獨立雙重過當”的提倡》,《政治與法律》(CLSCI,中文核心)2015年第9期,獨立作者;
4.《但書出罪的基礎與規(guī)范》,《當代法學》(CSSCI,中文核心)2017年第1期,獨立作者,本文被人大復印資料《刑事法學》2017年第4期全文轉載;
5.《醫(yī)療過失刑法體系的建構——以日本醫(yī)事刑法為參照》,《暨南學報》(CSSCI,中文核心)2017年下半年待刊;
6.《罪刑法定原則出罪的階段化構造》,《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CSSCI擴展版,中文核心)2017年第4期;
7.《唆使有犯意者的行為的同一性》,《甘肅政法學院學報》(CSSCI擴展版,中文核心)2017年下半年待刊(已刊用);
8.《論轉基因食品的刑法規(guī)制》,《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CSSCI,中文核心)2013年第1期,第二作者,本文被中國法學會內參《食品安全法治》2013年第1/2期全文轉載;
9.《老年犯從寬處罰立法思考》,《理論探索》(CSSCI,中文核心)2012年第3期,第一作者;
10.《勞教行政訴訟的實然與應然——基于實證主義的分析》,《香港社會科學學報》(香港城市大學主辦的國際性刊物)2014年秋冬卷,第47期;
11.《三重螺旋關系中我國刑法對食品安全犯罪規(guī)制的重構》,《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CSSCI擴展版,中文核心)2013年第2期,第二作者;
12.《藥駕納入危險駕駛罪的證成與構建》,《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CSSCI擴展版)2013年第5期,獨立作者;
13.《食物權在我國的憲法引入和內涵延伸》,《理論月刊》(中文核心,CSSCI擴展版)2013年第7期,第一作者;
14.《論我國醉駕認定的程序化構建》,《甘肅行政學院學報》(CSSCI擴展版)2014年第2期,獨立作者;
15.《防衛(wèi)挑撥之正當防衛(wèi)權的喪失與限制》,《刑事法判解》2014年第15卷,獨立作者;
16.《不完全責任能力人之罪責分析》,《法治論叢(上海政法學院學報)》2014年第2期,獨立作者。
獨立主持安徽大學廉政法治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和江蘇省高校研究生創(chuàng)新基金項目2項,作為核心成員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1項,參與其他省部級課題多項。
主要獲獎
1.2015年中國法學家論壇征文一等獎
2.2014年日本公益信託安田和風記念アジア奨學金(総額:360萬円)
3.2014年研究生國家獎學金
4.2014年中國法學研究生論壇論文優(yōu)秀獎
5.2014年中國青年法學論壇征文二等獎
6.2014年全國公法學博士生論壇優(yōu)秀論文獎
7.2013年中國青年法學論壇征文二等獎
8.2013年全國博士生論壇(法學)征文優(yōu)秀獎
9.2013年“馬克昌杯”全國刑法學博士生論壇征文二等獎
10.2012年全國公法學博士生論壇優(yōu)秀獎
11.2012年鄭州大學兩岸三地博士生論壇論文二等獎